布袋木偶,又名“ 掌中木偶戏”,以福建漳州、泉州最盛。
偶高尺余,由头、中肢和服装组成。它以樟木雕头,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。
手分拳、掌,食指入头颈,中指、拇指操纵双手,动作敏捷,准确丰富,构成布袋木偶的主体。
布袋戏的特长是演员用 手指直接操纵,演员运用偶人不同的立姿、头姿、手姿、步姿,塑造有内心活动的偶人形象,概括、夸张而又真实。
提线木偶
提线木偶,古称“ 悬丝傀儡”,又名“ 吊线子戏”,源于秦汉。是古老的传统木偶戏的一种。
表演时,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。
木偶由偶头、笼腹、四肢、提线和勾牌组成,高约两尺。
杖头木偶
杖头木偶,古称“ 杖头傀儡”,又名“ 举偶”。
它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,它 内部虚空,眼嘴可以活动,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,表演者一手掌握 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。
杖头木偶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流传,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征,各地木偶头的造型、脸谱、装饰和雕刻工艺及演出风格也结合了传统戏曲剧种以及唱腔,各有特色。
铁枝木偶
铁枝木偶,又名“ 铁线木偶”或“ 阳窗纸影戏”,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。
铁枝木偶高 1尺到 1尺5寸,由彩塑的 泥头、桐木雕刻的 躯干、纸扎的 双手、木刻的 双脚和 金属操纵杆组成。操纵杆俗称“ 铁枝”,为铁丝竹柄,长约1尺,与木偶后背连接,可使木偶活动转向,又有侧扦两根,连接木偶双手。
表演时,表演者站立,或席地而坐,用木偶身上的铁丝从木偶背后进行操纵表演。
皮影戏
皮影戏,又名“ 影子戏”或“ 灯影戏”,是一种以 兽皮或 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。
表演时,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,一边操纵影人,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,同时配以 打击乐器和 弦乐,有浓厚的乡土气息。
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,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。
如果想要一次性看这五大木偶品种怎么办?
在《闽南神韵》
你可以亲眼目睹以上这五大木偶品种同台竞技
你可以感受木偶戏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
你可以享受传统与现代并存、古典与时尚共舞的视听盛宴
部分图文来源:百度百科、闽南网、网络等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